OSPF的区域
1,OSPF使用多个数据库、使用SPF算法消耗设备的内存和CPU
2,LSA的泛红扩散以及数据库的维护同样加重了CPU的负担
3,LSA的泛红消耗了链路带宽
基于此,OSPF提出了区域的概念。
OSPF的区域是一组逻辑上的路由器和链路,可以有效的把一个OSPF域,分割成几个子域。在一个区域内的路由器将不需要了解本区域外的拓扑细节。
好处:
1,相同区域的路由器具有相同的LSDB,没必要和整个OSPF域内的所有路由器共享相同的LSDB。
减小了LSDB,降低了对设备内存的消耗。
2,LSDB的减小,意味着处理较少的LSA,对设备的CPU的消耗也降低了。
3,LSDB只需在一个区域内进行维护,因此大量的LSA泛红也就被限制在一个区域里面了。
区域通讯流量类型:
1,域内流量(Intra-Area Traffic)
单个区域内的路由器之间交换的数据包所构成的流量。
2,域间流量(Inter-Area Traffic)
在不同区域的路由器之间交换的数据包所构成的流量。
3,外部流量(External Traffic)
由OSPF域内的路由器和其他路由选择域的路由器之间交换的数据包所构成的流量。
注意: 骨干区域的任务是汇总每一个区域的网络拓扑到其他所有的区域。域间通讯必须通过骨干区域,普通区域间不能直接通讯。
OSPF特殊区域类型:
1,末梢区域(Stub Area)
配置命令:
Router(config-router)#area 1 stub
注意:此时将由ABR自动产生一条3类的默认路由并且默认的cost值为 1
配置原则:
a, 必须将Stub区域的所有路由器都配成Stub
b,Stub区域不能够用作虚链路的中转区域****
c, Stub中不能够出现ASBR
d,Backbone区域不能配成为Stub
Feature:
Router(config-router)# area 1 default-cost 2
修改3类默认路由的cost值,方便在多ABR的情况下选路。
2,完全末梢区域(Total Stub Area)
配置命令:
Router(config-router)#area 1 stub no-summary ---只能在ABR上配置(思科私有)
3,非纯末梢区域(Not-so Stub Area)
配置命令:
Router(config-router)#area 2 nssa
注意点:
NSSA区域中才会现7类LSA,****可以存在ASBR。
ABR会将7类LSA转成5类LSA并传输到其他区域,因此,ABR也变身为ASBR了。原因在于ABR引入了5类LSA,
并且在其它路由器看到的5类LSA的通告路由器是此ABR的R-ID。
Feature:
Router(config-router)#area 1 nssa default-information-originate (NSSA自动产生不了默认路由)
在ABR上手工产生一条7类的默认路由并传播到NSSA其他路由器。默认Cost为1,且不发生改变。
Router(config-router)#area 1 default-cost 2 (ABR上做,修改默认的Cost值)
R2(config-router)#area 2 nssa default-information-originate metric-type 1
将N2类型的路由改为N1类型的路由
4,完全非纯末梢区域(Totally NSSA)
配置命令:
Router(config-router)#area 1 nssa no-summary
Feature:
Router(config-router)#area 1 nssa translate type7 suppress-fa
一般用在NSSA区域的边界路由器上。是在7类转5类出去的时候,把这个forward address变成0.0.0.0
关于Forward Address
一,LSA7
1,如果连接OSPF区域外部的接口没有运行OSPF,那么FA=被选举的地址
2,如果连接OSPF区域外部的接口运行OSPF,那么FA=外部接口的IP地址
选举规则:
1,12.4的IOS选择通告进OSPF中的最大loopback口的IP地址
15.x的IOS选举选举最先配置的并且通告进OSPF的loopback口的IP地址
2,选择通告进OSPF的最大物理接口的IP地址
3,Forward Address与传统的R-ID没任何关系,并且会发生改变
二,LSA5
1,当FA=0.0.0.0时,Forward Metric为设备到ASBR的距离
2,当FA=某一IP地址时,Forward Metric为设备到FA地址的距离
假设5类LSA的FA地址不可达,那么该5类LSA将无法加载进路由表